网站地图 - 专业经书内容网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道德经 > 译文 > 正文

道德经全文原文及译文第二十三章:同道

来源:经书网 编辑:不休和尚 时间:2018-10-07
导读:道德经全文原文及译文第二十三章:同道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 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 之信不足焉有
道德经全文原文及译文第二十三章:同道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

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

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原文注音】

xī  yán zì  rán   gù  piāo fēng  bù  zhōng cháo zhòu  yǔ

希 言 自 然。故 飘 风 不 朝,骤 雨

zhōng  rì shú wéi  cǐ  zhě tiān  dì tiān  dì shàng  bù

终 日。孰 为 此 者?天 地。天 地 尚 不

néng jiǔ ér  kuàng  yú  rén  hū gù  cóng shì  yú  dào zhě

能 久,而 况 于 人 乎?故 从 事 于 道 者,

tong  yú  dào dé zhě tong yú  dé shī zhě tong yú  shī

同 于 道;德 者,同 于德;失 者,同 于 失。

tong  yú  dé  zhě dào  yì  dé  zhī tong  yú  shī zhě dào  yì

同 于 德 者,道 亦德 之;同 于 失 者,道 亦

shī zhī

失 之。(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xìn  bù  zú  yān yǒu bù xìn yān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 不足 焉,有 不 信 焉。
【译文】
不言政令不扰民是合乎于自然的。
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
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
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就会有人不信任。

【白话译文】
无言才能合于自然的道体。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兴起风雨的天地,尚且不能持久,何况渺小的人类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表现于不道不德的,行为就是暴戾恣肆。
因此,得到道的,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德也乐于得到他;同样失道失德的,就会得到失道失德的结果。
为人诚信不足,人们自然不会信任他。
[逐句译文]
希言自然(少发号令也是符合自然的)。 
飘风不终朝(狂风不会坚持一上午), 
骤雨不终日(骤雨不会坚持一整天)。 
孰为此者(谁会这样大发雷霆)? 
天地(这是天地的杰作)。 
天地尚不能久(天地的狂暴尚不能长久保持), 
而况于人乎(又何况于人呢)? 
故从事于道者(所以生活在自然规律中的人们), 
道者同于道(修道者喜欢同道在一起); 
德者同于德(有德者喜欢同德在一起); 
失者同于失(失落者喜欢同失落在一起)。 
同于道者(于道相同的人), 
道亦乐得之(道也愉快地接纳); 
同于德者(于德相同的人), 
德亦乐得之(德也愉快地接纳); 
同于失者(于失落相同的人), 
失亦乐得之(失落也愉快地接纳)。 
信不足焉(诚信不足的人), 
有不信焉(自然有不信他的人)。 

[场景解释]
在这一章里,老子说得道的圣人(统治者)要行“不言之教”。
他说,只要相信道,照着做,就自然会得到道。
反之,就不可能得到道。在本章里老子举自然界的例子,说明狂风暴雨不能整天刮个不停、下个没完。
天地掀起的暴风骤雨都不能够长久,更何况人滥施苛政、虐害百姓呢?这个比喻十分恰切,有很强的说服力。
它告诫统治者要遵循道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暴政是长久不了的,统治者如果清静无为,那么社会就会出现安宁平和的风气,统治者如果恣肆横行,那么人民就会抗拒他;如果统治者诚信不足,老百姓就不会信任他。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哪一个施行暴戾苛政的统治者不是短命而亡呢?中国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仅仅存在了一二十年的时间,原因何在?就是由于秦朝施行暴政、苛政,人民群众无法按正常方式生活下去了,被迫揭竿而起。
另一个短命而亡的王朝隋朝何尝不是因施行暴政而激起人民的反抗,最后被唐王朝所取代呢?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的是统治者清静无为,不对百姓们发号施令,强制人民缴粮纳税,那么这个社会就比较符合自然,就比较清明纯朴、统治者与老百姓相安无事,统治者的天下就可以长存。
[读后感想]
此章不禁想起以下两个小故事
胜在有道的晋文公

晋文公帮助周襄王安定了王室,周襄王为了奖励晋文公,决定赐给晋文公四座城池,就是黄河北岸的阳樊、温、原和俪于。然而,在周襄王赐予的四个城邑中,原邑的老百姓由于受首领原伯贯的欺骗,不愿意归顺晋国,晋文公就起兵前去用武力征服。

晋文公同大将赵衰一起来到原邑城下,只见原邑城池森严壁垒。原邑的守军和老百姓因为听说晋国在收归阳樊时把阳樊的老百姓全部都杀了,就又恐惧又憎恨晋军,共同发誓死守原邑。赵衰见此情景,就对晋文公说:“原国的老百姓之所以不愿意归顺我们晋国,是因为我们与他们之间没有往来,他们不知道您是有道的国君,国君如果能够取信于原邑的老百姓,那么,原邑就会不攻自破,自然就会归顺我们了。”

晋文公就采纳了赵衰的建议,与原邑的人约定,晋军攻城只用三天,攻不下城池,并会自动解围,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和生产。同时,晋文公还向自己的士兵宣布:只围城三天,只需准备三天的口粮。

到了第三天,原邑的老百姓跑出来向晋军报告,说:“城中已经得知晋军并未屠杀阳樊的老百姓,并且知道晋文公如此照顾老百姓,准备明天晚上偷偷打开城门,欢迎晋军进城。”

晋军将领得知这一消息后,就要求晋文公等一等再撤兵,等明天拿下城池。晋文公坚决不同意,说:“我已经发出了只围城三天的命令,现在如果不按时撤兵,就是失信于军,失信于民。即使我们得到城池,而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那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天天一亮,晋文公就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晋军立即解除了对原邑的包围。

原邑的老百姓见此情景,都说:“晋侯宁失城不失信,真是一位有道之君。”老百姓便纷纷在城墙上插上降旗,有的还跑出城来追随晋军,原邑的首领原伯贯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晋军退了不到三十里,原邑就派人来投降了。

晋文公就让军队原地不动,自己单车进入原城接受归顺。老百姓见此,更是欢欣鼓舞。原伯贯来见晋文公时,晋文公也仍以王公卿士的礼节相待,又委任他为原地大夫,兼领阳樊。然后,即班师回晋。

这次收复原地的行动,使晋文公在民众中的威信更加高大起来。

高山流水遇知音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老子的道德经告诉我们不能失信于人,自己失信于别人,某天其他人也会失信于自己。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8-2020 经书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128097号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公益项目技术支持经书网
如有侵权,提供资料联系我们将24小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