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专业经书内容网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道德经 > 资讯 > 正文

[必读]道德经的奥秘(4)

来源:经书网 编辑:不休和尚 时间:2018-10-12
导读:八、知识与知道: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老子当过周朝图书馆馆长,我们做学问的时候要反省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 做学问?读书是为了明理,做学问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这才是根本)(很多人做学问 到最后

八、知识与知道: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老子当过周朝图书馆馆长,我们做学问的时候要反省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

做学问?读书是为了明理,做学问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这才是根本)(很多人做学问

到最后益都是空的,用来整人,算计别人,夺取财货,最后还是一场空,表面上知识越来越

丰富,但这个对于你的为道却是一天天减损的,凡听过的必留下痕迹,你很讨厌的,很可能

变成你最喜欢的,你挡不住外界的诱惑,挡不住所有咨询的入侵,因为那也是道的一部分,

你不需要把握住自己)

为道日损~不要盲目的去吸收外面的东西,盲目的感觉多多益善(我们要对外界的咨询

加以筛选,如果不加以选择,学的越多,对自己的道德修养,损害越大)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

不足以取天下

(取之于天下而用之于天下~对社会人群有所贡献,一定要考虑好,到做到没有后遗症,

如果做了事,有很多后遗症,那就根本不是服务天下了)~有那个本领才可以说没事,没事。

人要生活,就不能不学习,不能没有知识,但是要记住,为学的目的一定是要为道~就是要寻求知道。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因为我们往往学了很多不知“道”的知识。我们要很好的把知道和知识分清楚,做一个人,一辈子要知道,至于知识,我们要慎选。

我们要清楚,有很多不知“道”的知识,而这会把我们和道隔绝开来,这是我们非常需要警惕的事情。

自然法则是从来不会变的,但自然选择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我们一定要把道当作不可变的根本。

我们求学的目的只有一个~使先天已经有的道更明白,而不是想办法学很多东西把它阻隔起来。

为学日益~为了增加我们的智能,我们的欲望,技巧,心机就增加了,我们要知道,这种欲望,心机的增加最后只会使我们更加烦恼,苦痛;为道日损~告诉我们,为道的时候要把后天学来的东西不要的赶快丢掉,减少自己的忧愁和烦恼,这才叫修道,爱护自己。损之又损~把后天的无谓的,增加我们烦恼苦痛的东西尽量丢掉,你就会感觉到,越来越明白天

机。这就是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一旦欲望多了,就与天机不通了,一旦知识多了,创造力就闭塞了,可见很多东西我们都想错了,需要调整过来)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

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

相去若何

(放弃一切不知“道”的知识,可以减少忧愁和烦恼。)(我们所学的基本都是皮毛,人类

是由不认识慢慢走向认识,往往在一知半解的时候就加以宣扬,因此造成很多恶果~这叫自

作聪明,害人害己)

(善与恶差在哪里?我们应该提醒自己,万事原本都是差不多的,因为万物从道生出,

道是混沌不清的,我们要搞清楚也无可厚非,但糟糕的是在不清楚前说清楚了,定下各种名

号,定义,使很多相近的东西越分越离,好像很专精,但看到的东西都很窄小)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若隅

(一个很清楚道的人,表面上说我不很明白,心地很光明的时候,认为心地光明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好张扬的,就很无所谓;一个人日有寸进,但一定与世无争,里面进,外面一定退,越懂得道的人越不会与别人争,因为不明白道,才去争;道很平易近人但我们听起来感觉很怪,说明我们有问题;真正的大德虚怀若谷,什么都容纳的下;他圣德很圆满,但始终觉得还差很远)(他品德很好,但并不自吹自擂,反而表现得很慵懒;真正操守很高洁的

人不会去表现)~人类的认知是很有限的,我们要特别谦虚,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是要去把握事物的本体。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

其用不穷

(最完美的东西好像还差那么一点点,这叫做道体,因为道体是大成,但没有人能全部

看清楚,说清楚,老感觉少那么一点,正因为少那么一点,它才会变化,它作用永远不停息,

这才是他的功能;道是空虚的,所以才能容纳所有东西)

大直若曲

大巧若拙~~大:道(非常崇高的道)

大辩若讷

(真正最直的,看起来好像弯曲;真正最灵巧的人,看起来都是笨笨的,他不让你看出来;真正会说话,口才很好的人平常是很木讷的。)

九、无中生有:

(人:)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天:)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刍狗:用草编制的狗;天地不仁~任天地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不仁~任由百姓自生自灭,各

个学派向百姓宣扬自己的主张,明争暗斗,造成社会混乱)

天地之间

其犹橐 ye 乎

虚而不屈(不屈~没有静止)

动而愈出

(天地之间就像风箱,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但是一动,里面有风出来,所以有生于无,他是空空虚虚的,但里面充满能量,只要拉动这个风箱,他就源源不断,越来越多)

道冲 或用之而不盈

渊兮 似万物之宗

(道是空虚的,你怎么用它都不穷尽,道的本体是空虚的,但道的作用确是无穷的;它可以生出万物,就好像万物的宗主一样)

如果某个东西可以代表,就定形了,定形,道就不动了,就没有用了。

中华文化~空无多有:空无才可以多有,你需要多有就必须空无。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无并不是零,不是全无~无:不是任何东西,却可以产生任何东西)

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天地之始

(不管叫什么名字,他的母亲都是“有”,天地的开始是没有的,万物产生它就有了~始:

根源;母:母亲~道是根源,而且道永远与万物在一起,母亲则无法永远与孩子在一起)无的作用远远超过有~无是什么都有,没完没了;有是非常有限的,早晚会用完~(道

体:无~道用:有~由无生有,有反回去是无~生生不息)

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恍恍惚惚,若有若无,若隐若现~道是非有非无,又有又无,亦虚亦实,不可辨认~因为人是有局限性的;它若有若无,但隐约间有看得见的象,认真看但又不像;迷迷糊糊,模糊不清,但其中有形有象;很深远,很昏暗,但其中有一切生命的原生质,也有它生化的原理;这个精非常真实,它是让你可以确信的 )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说不清楚的,也有很多事情是不说清楚反而更好的~难得糊涂有些事情含含糊糊比清清楚楚要好(凡是很突出,很明显的都不会持久)

从古至今,道都到处弥漫着,永远存在,时刻不停留,永远没有消失过,它只做一件事~生成万物,这是一个历程,是一种活动~无私的奉献。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因为它从来不自盈其身,从来不谋自己的生活,所以才能长久)

混沌是道自然打开的,从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进入有状之状,有物之象。

十、人生有三宝:

我们要问问自己,人应该怎样生活,才符合道的要求。

治人事天 莫若啬

夫唯啬 是以早服

(治人:向自然学习,像天地一样无私。事天:修身;为社会人群服务,修身,再也没有比爱惜更重要的了;一个人如果爱惜,节俭就会及早的走上道)

赚钱没有错,但赚钱只是帮助我们修道的工具,手段~节俭可以更好的保护利用资源,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最有意义的事,去修道。

啬:俭~不要局限于钱,包括我们的精神,力量,时间,资源,方方面面都要节省,不能浪费。

宇宙是动的,你怎么都不知道他动来动去,最后会得到什么结果。只要依道而行就好。

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

人之迷

其曰固久

(正可能变奇,善可能变妖)人类需要好好反省,我们发明一样东西,原本为了让人们过

好日子,结果往往变成这些事物的奴隶,这叫生活吗?

祸兮福之所依 福兮祸之所伏

(当某一种现象出现的时候,道告诉你,已经有一个相反的力量潜伏在那里,福与祸往

往是相依的,一切都是逐渐在改变的,虽然很细微,只要注意还是可以看到的)

安定中求进步?

进步中求安定?

安定为本,进步为末~在安定中求进步。

我有三宝

持而宝之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忘本)

相关文章: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8-2020 经书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128097号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公益项目技术支持经书网
如有侵权,提供资料联系我们将24小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