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道德经的奥秘(2)
儒家和道家是互为表里,不能分开的
一、上士闻道:
道德经没有标点符号,避免了对人思维的过多限制。
有语言,有文字是对人类有帮助的,但是语言文字,也是我们思维非常大的障碍~一阴一阳之谓道。
老子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专门为高等智慧的人解释易经。因为必须要有很大的包容性,看得很深远,广大而且很高才能听懂老子的话。
道,可道,非常道~(道有两部分,可以说的部分是非常道,不可以说的部分是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你对,就有人说不对,这是常道,即常道永远有正负两面)道可道,非常道。
(诸子百家都很有学问,讲得都很有道理,但是,你们所说的都是道,这没问题,但只是
道的一小部分,没有办法把道说得很清楚,这不是你们的错,这是语言文字的限制。现在只
希望你们心里知道,我们永远不可能把真相说清楚,我们只能就我们这一家所看到,所体会
到的,把它说出来,但这是片面的道理,而不是整全的道理,希望我们不要过分自我膨胀,
也希望来听的人不要认为听到的是整全的道理)
我们现代人同样要记住:我只有一个时间,我只有一个嘴巴,何况我还有我的立场,我怎么能把所有的道理都讲光呢?这是一种局限性。
伏羲为我们做学问开的大窗口:
天人之学~天垂象(我们做学问要从天垂象开始)~老天不会说话,但人活在天地之间,不能离开天地,只有了解天地,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道是用来行的)
我们人与人互动是靠感应,你一定靠嘴巴,不一定靠言辞,说得再多,不如把你的信息透过无形的管道传达给他。这个叫做心连心,心与心连在一起的时候,你不说他也知道。但是我们现在都太相信嘴巴,非说不可,把感应的能量弄得太小。
吾言甚易知 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 莫能行
(易经是用来行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来应证,来实践)
二、人生的价值:
既然要做一个人,就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人生的最高价值?~行道(道是用来行的,
而不是用来讲的,说了半天,倒不如自己把它做出来)
道法自然~道就是自然(老子用道代表所有的自然)~自然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无私的奉献~人类的最大价值就是为人群造福。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所有的人类;己~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个性,人性,自性。
人如果不能成为一个有人性的人,天地不容。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你退到众人的后面,众人反而更加敬仰你。
外其身而身存~一切都是身外之物,我不要用我自己的利害关系衡量一切事情,任何事情都是身外之物,大家怎么做,只要合道就好,不要计较自己的厉害关系,结果人家反而帮助你完成了此身所要完成的精神生命。
未以其无私焉,故成其私~因为他处处替别人着想,没有自己的私心,所以才能成其私(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抱负,自己的愿望)。
我们完全在物质层面,在看得见的部分斤斤计较,你就忘记了你还有一部分更了不起的看不见的精神部分。
人生的最高价值,就是把自己对人类社会做贡献的愿望,一步一步去达成。(这并不容易,因为很容易走错方向,很容易由为公变成为私,稍有差错,后果就不堪设想)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上德的人得到的是上等的东西,因为他凡事按照自然规律,顺乎自然,享受那个过程,完全没有结果的概念(上德不德~上德的人顺乎自然,没有想要有所得的想法,所以他得到的是上等的东西)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下德的人不能放下得失心,心里老想着要得到,结果反而忘记了道,自己乱出花样,自己就无所得。
人在衙门好修行~人要为社会人群服务,最好的方式就是出来当官,你有资源,有权力,如果一切依道而行,按照自然的规律,一步一步享受那个过程,也帮助大家享受幸福愉快的生活。
作为人,我们要按人性的要求去做~人性(道德)~无私的奉献。道德就是最好的信仰,道德就是人类最高的价值。
大道废 有仁义
智慧出 有大伪
六亲不和 有孝慈
国家昏乱 有忠臣
老子从大自然明白一个道理~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宇宙万物没有不遵从道的,没有不珍惜它因为按照道去走而得到的东西。
三、究竟何为道:
道是一个抽象的假设性的名词,它可以代表我们所要知道的一切概念。
有物混成 ~含含糊糊搞不清楚,但它就存在了。
先天地生~道在天地前就存在,天地生成后就起作用了。
寂兮寥兮~寂静,没有形状,不知它从哪里来。
独立而不改~它独立于万物之上,它永恒不改,从来没有离开过万物。
周行而不殆~它运行在宇宙之间,从来不停息。
可以为天下母~它是天下万物共同的母亲。
吾不知其名~我不知道它叫什么。
强字之曰道~我勉强称它为道。
强为之名曰大~我勉强用大来形容它。
道之为物 惟恍惟縠
(视之不见 名曰夷 听之不闻 名曰希 搏之不得 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
(当你摸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可以拿在手上把玩的时候,它就变成道的作用~器。器是道
的一部分,但它不能代表道)
(夷、希、微~代表道的虚无性,道是虚无的,因为虚无,所以可以变成所有看得见的具体的
东西)
道既然看不到,听不见,摸不着,说不出,我们该怎样了解它呢?
安静下来,求之以神,去感应,我们要去想想看,这到底怎么回事儿。
其上不皦 其下不昧 绳绳不可名 复归于无物
皦~光明 昧~昏暗
其上~道的本身
其下~道的化身(万事万物)
其上其下构成道的全体。
(说它光明,它并不光明,说它昏暗,它并不昏暗,因为它现出来就很光明)
绳绳~无边无际
不可名~不可名状
复归于无物~最后还原到不俱任何形状的道~混沌。
道~一切的概念
道生万物,万物最终又回归于道,这样循环往复。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
老子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道是宇宙中不变的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就要遵守这样一个规约,按照这样的轨道,遵照这样的方式,就能平平安安过一辈子,你该怎样,你就怎样,因为你是离不开道的。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原本是混沌状态,无边无际,浑然一体,但这种状态是可以打破的~开天辟地~混沌的状态显现出各种不同形体的万物~叫做创生,演化。
万物都是道所生,但是道依然存在,是万物运行所不可离开的法则。
大道泛兮 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大道泛滥流行,它无所不在,所有万物都是秉承道而产生,最要紧的是道并不因此而干预
万物,道生成万物,但不居功,我不做你们的主人,你们各行自己的道,有没有德也是你们
自己的事)
道是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能不能遵循道,是一个人的修行;要不要遵循这个规律,是一个人的选择。
1、提醒自己一切都是身外之物 (我原本无一物)
2、客观的了解事物的本性
3、享受过程,不要计较结果
从道的角度看,它生养万物;从万物的角度,它们遵循道的规律~这叫一体两面(道是
一种法则,也是一个生源)
道生出所有东西,又始终没有离开万物,我们经常不知不觉依道而行,反而是好的;如果学习很多东西,反而容易离经叛道,破坏道的本质,违反道的规律。所以老子主张~弃圣绝学~就是为了避免有人用学来的东西里离经叛道。
道的本质是什么?道的法则,按老子的意思有两句话: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道是靠运动产生万物,但它的作用是弱,而非强,实际上柔弱胜刚强)
四、反者道之动:
易经告诉我们~物极必反
老子直接告诉我们~道是要动的,如果道不动就没有作用,道是用反的方式来动的~人越来越老,制度开始有效,后来就没效了,东西越来越旧~这就是反者道之动。
反的三个意义:
1、返回原点,回到起点(返是道动根本的原因)
2、物极必反,由正到反(例如由爱生恨)
3、相反相成,阴阳互补(一件事情的一体两面)
反者道之动:
1、动是必要的(动是生生不息的一个主要动力)
2、道以动为主(动是道的主体,只有动才是永远不变的)
3、变化是自然的(生活要有规律,但可以有点变化;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是很自然的,不是
刻板的)
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 逝曰远 远曰反
大:逝(行动) 远:极
大到没有边际,大到很远,就开始返回了。
反者道之动~凡事发展到极点时,一定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一样的叫做本体,不一样的叫做现象,本体不变,现象万变。
人之所恶 唯孤 寡 不谷
不谷:不好
(想得面子的人,经常没有面子,不在意面子的时候,往往别人会给你面子)
故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