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专业经书内容网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道德经 > 资讯 > 正文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之看法见解

来源:经书网 编辑:不休和尚 时间:2018-11-14
导读:在老子看来,水是最合乎大道的。上善之人,就有水一样的特征。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世,老子超然世外,于山水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洁净与辽阔,也体味到了人生的真谛。 可以说,老子的生存智慧和哲学思想是与自然水性相通的。 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

在老子看来,水是最合乎大道的。上善之人,就有水一样的特征。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世,老子超然世外,于山水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洁净与辽阔,也体味到了人生的真谛。

可以说,老子的生存智慧和哲学思想是与自然水性相通的。

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于是很多人将老子哲学也称为“水德”。《道德经》中多处提到水,如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从这些关于水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窥见老子效法于自然的思想。水有无限的生命力,它也孕育着无限的生命,产生无限的生命的奇迹和力量,水的自然特性不正如人之善、人之包容、人的德吗?

林语堂解释说,合于道体的人,好比水,水是善利万物而却又不会与物相争。它乐于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卑下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人乐与卑下的人相处,心境十分平静,交友真诚相爱,言语信实可靠,为政国泰民安,行事必能尽其长,举动必能适其会,这是因为他不争,所以才无过失。

在老子看来,水性具有三大高尚的品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

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

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是最为谦虚的美德啊!

“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

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

老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 所以以水为喻,提出为政"贵柔"的思想,指出柔能胜强、柔可克刚。

为政者要想人心归顺,就一定要甘处下位,在民众面前应该言语卑谦、利益置后,所谓“以其言下之”“以其身后之”,由此使“天下乐推而不厌”,造成百川归海、万民追随的安宁局面。

老子的老师叫长枞,长枞去世之前把老子叫到床前,伸出舌头问:“这是什么?”

“这是舌头。”

“牙齿呢?”

老子回答:“掉光了!”

长枞又问:“明白了吗?”

老子想了一想,说:“谢谢老师,我一定记住老师的教诲。”

长枞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这就是“刚者早逝,柔者长存”的道理,“刚”极则易折,“柔”极则易屈,刚柔并济方可无坚不摧。

史学家司马迁,忍受宫刑,编写出了一部惊世的《史记》。

苏轼未被贬官之前,率性而为,刚直不阿,看轻所有东西。而贬官之后,心情平静,贴近自然,一种旷达使他刚烈的性格柔和下来,留下了千载不朽诗篇。

在中国历史上,以柔胜刚的事例很多,但也有不懂得刚柔并用之人,如西楚霸王项羽,那是个驰骋沙场的英雄,耿直、坚毅。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面对四面而来的汉军他誓死不屈,自刎乌江。

试想,如果项羽能够包羞忍耻渡过乌江,东山再起,带领着十万楚军卷土重来,那么这个天下又该是谁的呢?

还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大诗人李白,豪放、热情,也同样耿直不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的才华造就了他的官位,但他的耿直刚强却断送了他的仕途,临终之时只能慨叹“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所以老子认为自然水性体现出的是天道规律,正是这宽广、包容、公平、卑下、不争等德性之美,成了海纳百川的“百谷之王”。

老子还由水之德引申出上善之人的七种美德,即“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这句话有很多种理解,可以拓展开来,联想到为人、处事、治国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居善地”,指善于定位,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谦卑逊让。

“心善渊”,像水那样静而深,善于容纳百川,深沉渊默。

“与善仁”,像水那样懂得仁和爱,助长万物,与人为善。

“言善信”,像水那样言语平实又有信用,声不妄发。

“正善治”,像水一样善于无为而有为,立身处世,柔和有序。

“事善能”,处事如水般随物成形,善于发挥才能,担当做事。

“动善时”,行动如水一样善于顺随天时,懂得把握时机。

水是一种普通的自然之物,川流不息,滋养万物,四季轮回有时,五谷生长有时,万物繁衍有时,人心顺应自然,这既是水的智慧,也是老子来自自然天性的天地人之道。

老子用宁静、平和之心观察自然的必然性,从水的物性上体悟出了柔弱与不争的处世之方,体会出了公平与谦下的治国之道,又从其形态变化上推测并描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

老子对水及其特性深切体悟的思维方法,影响了后世一代又一代人,使自然之水具有了精深的文化内涵,并因此成就了一种博大恢宏的智慧。

以水为鉴,人的成长也是一个不断尝试并最终获得智慧的过程。

事在人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顺其自然是一种达观的生存之道,水到渠成是一种高超的入世智慧,淡泊宁静是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水的境界中悟道:自处时,怡然;热闹时,超然;无事时,安然;遇事时,泰然;失意时,坦然;得意时,淡然。如此人生静好。

上一篇:《道德经》全文古诗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8-2020 经书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128097号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公益项目技术支持经书网
如有侵权,提供资料联系我们将24小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