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观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原文注音】
dào k ě dào fēi cháng dào míng k ě míng fēi
道 可 道,非 常 道;名 可 名 ,非
cháng míng w ú míng tiān d ì zhī shǐ yǒu míng wàn
常 名 。无,名 天 地 之 始;有,名 万
w ù zhī m ǔ g ù cháng w ú y ù y ǐ guān q í miào
物 之 母。故 常 无,欲 以 观 其 妙 ;
cháng yǒu y ù y ǐ guān q í jiào c ǐ liǎng zhě tong
常 有,欲 以 观 其 徼 。此 两 者,同
chū é r y ì míng tong wèi zhī xuán xuán zhī yòu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xuán zhòng miào zhī mén
玄 , 众 妙 之 门。
【译文】
取道于寻常可取之道,其道非恒久之道;取名于寻常可取之名,其名非恒久之名。取名于无名,就好比天地未判之初始;取名于有名,乃是万物化生之根本。所以,通常要无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无以名状的微妙;时常又要有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成名化物的极限。这两方面是同一行为体的不同显现,同样深及于行为体的幽深内殿。在这同样深及幽深的两者之间作不断深入的循环运行,就是一切行为运作的微妙法门。
【第二章观 徼】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原文注音】
tiān xià jiē zhī měi zhī wéi měi sī è yǐ jiē zhī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斯恶矣;皆 知
shàn zhī wéi shàn sī bù shàn yǐ yǒu wú xiāng shēng nán
善 之 为 善,斯不 善 矣。有 无 相 生 ,难
yì xiāng chéng cháng duǎn xiāng xíng gāo xià xiāng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高 下 相
yíng qīng yīn shēng xiāng hè qián hòu xiāng suí shì yǐ
盈 ( 倾 ),音 声 相 和,前 后 相 随。是 以
shèng rén chù wú wéi zhī shì xíng bù yán zhī jiào wàn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行 不 言 之 教,万
wù zuò ér bù wéi shǐ shēng ér bù yǒu wéi ér bù shì
物 作 而不 为 始, 生 而不 有,为 而不 恃,
gōng chéng ér fú jū fu wéi fú jū shì yǐ bù qù
功 成 而弗居。夫 唯 弗居,是 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令人嫌恶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所以,"有"与"无"相互突显,"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依而存,"音"与"声"相互陪衬,"前"与"后"相互照应——这些"名"相反而相成,迁延不居而不独立自足。因此,圣人从事于无所成名的事务,施行无须仗名立言的劝教,坦荡迎候万物的涌现与流变而不抵触畏避,生养了一切并不拘系自有,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事业并不矜居功名。就是因为他不矜居功名,所以他不会消逝。
【第三章安民】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
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
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原文注音】
bù shàng xián shǐ mín bù zhēng bù guì nán dé zhī
不 尚 贤,使 民 不 争 ;不 贵 难 得 之
huò shǐ mín bù wéi dào bù xiàn kě yù shǐ mín xīn bù
货,使 民 不 为 盗;不 见 可欲,使 民 心 不
luàn shì yǐ shèng rén zhī zhì xū qí xīn shí qí fù ruò
乱。是 以 圣 人 之 治,虚其 心,实 其腹,弱
qí zhì qiáng qí gǔ cháng shǐ mín wú zhī wú yù shǐ fu
其 志,强 其骨。常 使 民 无 知 无欲,使 夫
zhì zhě bù gǎn wéi yě wéi wú wéi zé wú bù zhì
智 者 不 敢 为 也。为 无 为,则无不 治。
【译文】
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通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从事于无所成为的作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第四章不盈】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
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原文注音】
dào zhōng ér yòng zhī huò bù yíng yuān xī sì wàn
道 冲 ,而 用 之 或 不 盈。渊 兮,似 万
wù zhī zōng cuò qí ruì jiě qí fēn hé qí guāng tong qí
物 之 宗;挫 其 锐,解 其 纷,合其 光 ,同 其
chén chén xī sì huò cún
尘。湛 兮,似 或 存。
wú bù zhī shuí zhī zǐ xiàng dì zhī xiān
吾不 知 谁 之 子, 象 帝 之 先。
【译文】
道是虚无的,但它的作用却似乎无穷无尽。它是那样的幽深莫测,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归。它消磨了锋角,排解了纠纷,柔和了光芒,浑同于尘俗。它无形无迹呵,像是很不确定的存在。我不知道在它之上还能有什么更本源的存在,只觉得它存在于天帝之前。
【第五章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原文注音】
tiān dì bù rén yǐ wàn wù wéi chú gǒu shèng rén bù
天 地不 仁,以 万 物 为 刍 狗;圣 人 不
rén yǐ bǎi xìng wéi chú gǒu
仁,以 百 姓 为 刍 狗。
tiān dì zhī jiān qí yóu tuó yuè hū xū ér bù qū
天 地 之 间,其 犹 橐 籥 乎?虚而不屈,
dòng ér yù chū
动 而愈 出。
duō yán shù qióng bù rú shǒu zhōng
多 言 数 穷 ,不如 守 中 。
【译文】
天地无所谓仁爱之心,把万物都当作"刍狗"来看待;圣人也不执求仁爱之心,把百姓也当作"刍狗"来看待。天地之间,不正像是气囊或空管那样的大空泡吗?它虽空虚但却不会塌缩,运行之中生化不息。孜孜于仗名立言往往行不通,不如持守空虚而顺任自然。
【第六章谷神】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
不勤。
【原文注音】
gǔ shén bù sǐ shì wèi xuán pìn xuán pìn zhī mén
谷 神 不死,是 谓 玄 牝。玄 牝 之 门,
shì wèi tiān dì gēn mián mián ruò cún yòng zhī bù qín
是 谓 天 地 根。绵 绵 若 存,用 之 不 勤。
【译文】
虚神永远存在,可以称它为无比幽深的生殖之源。通向这个无比幽深的生殖之源的门径,就是这个天地世界的根本。它绵延存在而又若有若无,它施展的作用无穷无尽。
【第七章无私】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原文注音】
tiān cháng dì jiǔ tiān dì suǒ yǐ néng cháng qiě jiǔ
天 长 地 久。天 地 所 以 能 长 且 久
zhě yǐ qí bù zì shēng gù néng cháng shēng
者,以其不自 生 ,故 能 长 生 。
shì yǐ shèng rén hòu qí shēn ér shēn xiān wài qí
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外 其
shēn ér shēn cún fēi yǐ qí wú sī yé gù néng chéng qí
身 而 身 存。非 以其无私邪?故 能 成 其
sī
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们不去强求一种非其不可的状况维持,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把自己的切身利益置后,反而成了人群的首领;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正是因为他对自己很无所谓吗?这样反而可以更好地成就他自己。
【第八章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原文注音】
shàng shàn ruò shuǐ shuǐ shàn lì wàn wù ér bù
上 善 若 水。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zhēng chù zhòng rén zhī suǒ wù gù jī yú dào
争 ,处 众 人 之 所 恶,故几于 道。
jū shàn dì xīn shàn yuān yǔ shàn rén yán shàn xìn
居 善 地,心 善 渊,与 善 仁,言 善 信,
zhèng shàn zhì shì shàn néng dòng shàn shí
政 善 治,事 善 能,动 善 时。
fu wéi bù zhēng gù wú yóu
夫 唯 不 争 ,故无 尤。
【译文】
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接近于道。
水,居处善于择下而居,存心幽深而明澈,交游共处谐和相亲,言行表里如一,公共关系易于清静太平,办事能干,行动善于应机顺势而行。正因为水总是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所以,它很少患过失。
【第九章持 盈】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原文注音】
chí ér yíng zhī bù rú qí yǐ
持 而 盈 之,不如其已;
zhuī ér ruì zhī bù kě cháng bǎo
揣 而 锐 之,不可 长 保。
jīn yù mǎn táng mò zhī néng shǒu
金 玉 满 堂,莫 之 能 守;
fù guì ér jiāo zì yí qí jiù
富 贵 而 骄,自遗其 咎。
gōng suì shēn tuì tiān zhī dào yě
功 遂(成) 身 退,天 之 道 也。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毕露,难以长久。金玉满堂,谁能守藏?富贵而骄横,自埋祸殃。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
【第十章玄 德 】
載營魄抱一,能無离乎?
專气致柔,能如嬰儿乎?
滌除玄鑒,能如疵乎?
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原文注音】
zǎi yíng pò bào yī néng wú lí hū zhuān qì zhì
载 营 魄 抱 一,能 无 离 乎 ? 专 气 致
róu néng rú yīng ér hū dí chú xuán lǎn néng wú cī
柔,能 如 婴 儿 乎?涤 除 玄 览,能 无 疵
hū ài guó zhì mín néng wú wéi hū tiān mén kāi hé
乎?爱 国 治 民,能 无 为 乎?天 门 开 阖,
néng wéi cí hū míng bái sì dá néng wú zhī hū shēng
能 为 雌 乎?明 白 四 达,能 无 知 乎? 生
zhī xù zhī shēng ér bù yǒu wéi ér bù shì zhǎng ér bù
之 畜 之,生 而不 有,为 而不 恃,长 而 不
zǎi shì wèi xuán dé
宰。是 谓 玄 德。
【译文】
保持神魂与体魄的谐和统一,能不崩解离散吗?圆融气质以致柔顺随和,能像婴儿一样吗?清理幽深而明澈的自体,能没有任何瑕疵吗?爱民治国,能不执着于名而顺任自然吗?在展身作为、功成身退的循环中,能像雌母一样吗?明于道而"发光"行进于一切领域,都能无须向显学成见"借光"吗?生它,养它,生了它并不拘系自有,成就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虽获取较高的资格权能却不肆行宰制,这就叫做无限深得于道的"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