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宠辱若惊。
【注音】
chǒng rǔ ruò jīng
宠 辱 若 惊
【出处】《道德经》第十三章。
【解释】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要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重视起来,敏锐地觉察其中的危险和机遇,而不得意或沮丧。
12、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注音】
zhī cháng róng róng nǎi gōng gōng nǎi quán
知 常 容,容 乃 公,公 乃 全 (王),
quán nǎi tiān tiān nǎi dào dào nǎi jiǔ mò shēn bù
全 (王)乃 天,天 乃 道,道 乃 久,没 身 不
dài
殆。
【出处】《道德经》第十六章。
【解释】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包容一切,能包容才能公正豁达,能公正豁达才能天下归从,天下归从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大道,符合大道才能长治久安,终身没有危险。
1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注音】
xiàn sù bào pǔ
见 素 抱 朴,
shǎo sī guǎ yù
少 私 寡 欲。
【出处】《道德经》第十九章。
【解释】必须让百姓的思想行为有所规范,保持纯洁朴实心态,减少私心杂欲。这就是崇高而快乐无忧的学问。
1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注音】
rén zhī suǒ wèi bù
人 之 所 畏,不
kě bù wèi
可不 畏?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章。
【解释】大家都认为惧怕的东西,你也不得不害怕。
1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注音】
sú rén zhāo zhāo wǒ dú hūn hūn sú rén chá chá wǒ
俗 人 昭 昭,我独 昏 昏。俗 人 察 察,我
dú mèn mèn
独 闷 闷。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章。
【解释】众人都觉得自己过得充实有余,我却遗世而独立。众人自以为清醒聪明,我却昏庸迷糊;众人都以为精明,我却什么也不知道。
1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注音】
qǔ zé quán wǎng zé zhí wā zé yíng bì zé xīn shǎo
曲则 全,枉 则 直,洼则 盈,敝则 新,少
zé dé duō zé huò
则得,多 则 惑。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解释】委曲才能保全,弯曲才能伸直;低洼会被充盈,破旧才能生新;少取则获得,贪多则迷惑。
1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注音】
bù zì xiàn gù míng
不自 见 ,故 明;
bù zì shì gù zhāng
不自 是,故 彰 ;
bù zì fá gù yǒu gōng
不自伐,故 有 功;
bù zì jīn gù cháng
不自 矜,故 长 。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解释】不固执己见,才能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才能是非昭彰;不用自我夸耀,别人也会认同你的功劳;不自高自大,才能保持长久。
18、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注音】
gù piāo fēng bù zhōng cháo zhòu yǔ
故 飘 风 不 终 朝,骤 雨
bù zhōng rì
不 终 日。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解释】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也下不到一整天。
1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注音】
qǐ zhě bù lì kuà zhě bù xíng zì xiàn zhě bù míng
企 者 不立,跨 者 不 行。自 见 者 不 明,
zì shì zhě bù zhāng zì fá zhě wú gōng zì jīn zhě bù
自 是 者 不 彰 ,自 伐 者 无 功,自 矜 者 不
cháng
长 。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解释】踮起脚跟想站得高,反而站不稳,大跨步前行,不可能走得太远。固执己见的人,是看不分明的;自以为是的人,是看不清是非的;自我炫耀的人,是显不出功劳的;自高自大的人,是不能长久的。
2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音】
rén fǎ dì dì fǎ tiān tiān fǎ dào dào fǎ zì rán
人 法地,地法 天,天 法 道,道 法自 然。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解释】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