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注音】
dào k ě dào fēi cháng dào míng k ě míng fēi
道 可 道,非 常 道;名 可 名 ,非
cháng míng
常 名 。
【出处】《道德经》第一章。
【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注音】
tiān xià jiē zhī měi zhī wéi měi sī è yǐ jiē zhī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斯恶矣;皆 知
shàn zhī wéi shàn sī bù shàn yǐ yǒu wú xiāng shēng nán
善 之 为 善,斯不 善 矣。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注音】
yǒu wú xiāng shēng nán
有 无 相 生 ,难
yì xiāng chéng cháng duǎn xiāng xíng gāo xià xiāng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高 下 相
yíng qīng yīn shēng xiāng hè qián hòu xiāng suí
盈 ( 倾 ),音 声 相 和,前 后 相 随。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注音】
tiān dì bù rén yǐ wàn wù wéi chú gǒu shèng rén bù
天 地不 仁,以 万 物 为 刍 狗;圣 人 不
rén yǐ bǎi xìng wéi chú gǒu
仁,以 百 姓 为 刍 狗。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注音】
duō yán shù qióng bù rú shǒu zhōng
多 言 数 穷 ,不如 守 中 。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6、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音】
tiān cháng dì jiǔ tiān dì suǒ yǐ néng cháng qiě jiǔ
天 长 地 久。天 地 所 以 能 长 且 久
zhě yǐ qí bù zì shēng gù néng cháng shēng
者,以其不自 生 ,故 能 长 生 。
shì yǐ shèng rén hòu qí shēn ér shēn xiān wài qí
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外 其
shēn ér shēn cún fēi yǐ qí wú sī yé gù néng chéng qí
身 而 身 存。非 以其无私邪?故 能 成 其
sī
私。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注音】
shàng shàn ruò shuǐ shuǐ shàn lì wàn wù ér bù
上 善 若 水。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zhēng chù zhòng rén zhī suǒ wù gù jī yú dào
争 ,处 众 人 之 所 恶,故几于 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解释】最大的善就应当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与万物交融,而不与之争夺;水只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水性最接近于道。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注音】
chí ér yíng zhī bù rú qí yǐ
持 而 盈 之,不如其已;
zhuī ér ruì zhī bù kě cháng bǎo
揣 而 锐 之,不可 长 保。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解释】太满了会溢出,应当适可而止;太冒尖了,难保长久。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注音】
jīn yù mǎn táng mò zhī néng shǒu
金 玉 满 堂,莫 之 能 守;
fù guì ér jiāo zì yí qí jiù
富 贵 而 骄,自遗其 咎。
gōng suì shēn tuì tiān zhī dào yě
功 遂(成) 身 退,天 之 道 也。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解释】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1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注音】
wǔ sè lìng rén mù máng wǔ yīn lìng rén ěr lóng wǔ
五色 令 人 目 盲;五 音 令 人 耳 聋;五
wèi lìng rén kǒu shuǎng chí chěng tián liè lìng rén xīn
味 令 人 口 爽 ;驰 骋 畋 猎,令 人 心
fā kuáng nán dé zhī huò lìng rén xíng fáng
发 狂 ;难 得 之 货,令 人 行 妨。
【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
【解释】五光十色,有时会令人眼花瞭乱,看不清丑恶;优美的顺音,有时会令人听不到忠言;美味佳肴十分爽口,有时会令人品尝不了疾苦;骑马游猎,有时会让人性情放纵;有时一些稀有珍贵的物品会让人图谋不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