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专业经书内容网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经 > 楞严经 > 正文

楞严经讲解在线:印广法师(3)

来源:经书网 编辑:不休和尚 时间:2018-11-26
导读:第五关 一心三藏 现在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几尊佛?有几个人?几个鬼?几个天?几头牛?几匹马?几只小老鼠?几块泥巴?几棵树?几根草?几片风?几滴雨? 有人讲,这怎么能知道啊?那这不知道

第五关  一心三藏
现在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几尊佛?有几个人?几个鬼?几个天?几头牛?几匹马?几只小老鼠?几块泥巴?几棵树?几根草?几片风?几滴雨?
有人讲,这怎么能知道啊?那这不知道的话,你还叫什么真理啊?是真理必须无所不知,必须无所不达,否则你不能叫真理。
但是我们这种知跟世间法的那种知不一样,我们这种知是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不是世间法的一加一等于二,三加三等于六,不是的。所以我们现在就涉及到第五个问题『一心三藏』,『一心三藏』这才是彻法源底,如来真实义。

怎么叫『一心三藏』?在前面的基础之上大家想一想,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我们里面的那个『真心』就是【阿弥陀佛】的【阿】,就是那个【如来】的【如】,它没有形相。既然是这样,能不能在这里分出『张三如』、『李四如』,这是『牛如』、这是『狗如』、那是『马如』,能不能分开啊?所以我们要明白,『千佛一如』『万法一念』,过去现在未来、东南西北、上下十方只有一尊佛、只有一个人,而且就是『一个念』而已啊!从它显现出来的三个如来藏,十法界的万法当下是一个人一个念,我们从这个道理上推导。
许多人对这个问题不容易接受,说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他就是他,凭什么说所有的人都是一个人一个念?这个问题我们用智慧来观照。
大家都会做梦是不是啊?我们想一想,当我们在梦中做梦的时候,梦中有老爸老妈、夫妻儿女、姥姥姥爷、同修同事,梦中有牛马、猪羊,还有好人、坏人、强盗、土匪,还有蛇,还有老虎是不是?还有香蕉、苹果、电脑、电摩、桌椅、板凳、刮风下雨、牛屎狗粪是不是?都有啊。好,我们想一想,梦中这一切的境界,与别人有没有关系啊?与梦外的境界有没有关系?我告诉大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是有些人讲有关系,比如说我没有老爸的话,我梦中就不会梦到老爸啊?有人会提出这个问题啊。
然后我再问他『你有没有梦到从来没有看到、从来不认识的东西啊』?他说有啊。是不是把这个法破了?你就不能讲与外面有关系。
那么既然没有关系,那个梦中各个人是不是都有各个人的脑袋思维,各人的语言、各人的动作啊?梦中是不是搞得跟真的一样,还吵嘴、还生烦恼、还在互相交流啊?那么我们可以确定,梦中的境界都是自己一个念在变现的。
既然都是自己一个念在变现,那我问你,梦中的老爸是不是你梦中的老妈呀?梦中的老妈是不是梦中的一个茶杯呀?梦中的茶杯是不是梦中的苹果啊?梦中的苹果是不是梦中的一堆狗屎啊?有没有哪一样不是你啊?
好,这梦中的一切境界就叫【阿弥陀佛】的【弥陀】,就叫『不空如来藏』,大家明白了吗?
那么我们再看,在梦中你能不能看到、听到、想到、知道正在一边打呼噜一边做梦的那个人?能不能看到?虽然不能,他在不在?这就是『空如来藏』,这就是【阿弥陀佛】的【阿】,这就是如来的【如】。
那么我们再想一想,正在打呼噜的那个人是不是当下就是梦中的那么多境界啊?所以那个正在做梦的那个人、那个『阿』,当下是不是就是『弥陀』啊?那个『空如来藏』当下是不是就是『不空如来藏』啊?即空即有。那梦中的那么多境界当下是不是都是做梦的那一个人呐?有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啊?所以那个『不空如来藏』当下是不是就是『不空空如来藏』啊?所以这三个『如来藏』当下是不是一个念呐?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做梦,每一个人都有那一个念,每一个人那个念,你能不能分开这是我的念,那是你的念,能不能分啊?所以尽虚空遍法界、天人鬼畜就是一个念,在佛法里叫『阿赖耶识』,叫『第八识』。第七识是无量,第八识是『一』,无量的第七识就是一个第八识,无量的万法就是一个『念』,就是一个阿赖耶识。这是梦中的境界,从有情到无情是不是都是这样啊?
所以我们要知道,佛法教育的目的就是叫我们从梦中醒来。我们现在做的是一级梦,晚上睡觉是做的二级梦,我们有时还在梦中还在跟人家讲我前天晚上做了个什么梦,那叫三级梦,还有四级梦、五级梦……无量法界无量梦境。诸佛出世『作梦中佛事、水月道场』,你还以为怎么样啊?
我们再以这个手套(橡皮充气手套)来比喻。
过去现在未来、十方法界就是这一个手套,这叫『如来藏为总(整个手套)、万法为别(五根手指)』。这手指头是表无量法界,天人鬼畜、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观世音、牛魔王、白骨精、树木花草、风云雨雾、黄金白银、牛屎狗粪是不是都在这里啊?这无量的就是『不空如来藏』,有形有相啊。
那『不空如来藏』成就的根本是不是这里一股气啊?(手套的里的空气)这个气就比喻无形无相,这气(手套里的空气),它有什么形相啊?用一个皮把它鼓起来,实际它是没有边际的是不是?它没有任何形相。
可是没有这个无形相的东西(气体),能不能把这个东西充起来啊?所以这里有形有相的这块皮,这无量的指头,就是『不空如来藏』。里边那个气体就是『空如来藏』,两个『如来藏』明白了吗?
那么比如说释迦牟尼(指着其中一根指头)在这里,他是『不空如来藏』,他当下是不是就是『空如来藏』?即有即空。那释迦牟尼在这里,猪八戒(另外一根指头)在这里,猪八戒当下是不是也是这个全体啊?那么释迦牟尼当下是不是这个猪八戒啊?猪八戒当下是不是释迦牟尼啊?
所以这里呢,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每一个指头当下皆是『空如来藏』,等量代换,其中任何一根指头当下也是其它的指头。是如来藏为总、互为总别。互为总、互为别、互别为别。这里的『一』(食指喻一)是不是这里的『三』(小指喻三)呐?这里的『二』(中指喻二)是不是这里的『八万』(无名指喻八万)呢?这是强词夺理。这里『一加一等于二』是对的是不是(拇指喻)?这里『一加一等于八』是错的是不是(食指)?这个错的是不是也是我啊?
所以,讲正法,没有长短是非好坏、香甜苦辣、高低贵贱,没有哪一法不是我。
佛讲无量的善法,讲行善断恶,都是方便说,恶是谁啊?你把恶断了,你还有没有了?在《楞严经》叫一假一切假。你讲这个白骨精是假的,那释迦牟尼也是假的。你讲阿弥陀是真的,那这个牛魔王他也是真的,明白吗?因为都是一个本体,没有谁不是谁,这就是『一心三藏』。
那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诸佛菩萨得自在?猪八戒、白骨精、小老鼠不自在,为什么?是不是佛不允许你这个小老鼠『我不把你喂猫才怪呢,你想成佛没门儿』,是不是佛不允许他成佛啊?是不是因为那个猫不允许它成佛,『你只能给我吃,你不可以成佛』,没有这个道理是不是?命自我立!
释迦牟尼之所以自在解脱,他往内看。啊,这一看,都是我一个心是不是啊?(指着手套的手心)他一看小老鼠、白骨精都是我,他当下证得万法都是我。这个猪八戒之所以猪八戒,他只承认这个小指头是自己,明白吗?他不承认这里是他,所以他叫自私其小。自私其小他小不小啊?他不小。所以自私其小,他虽然是释迦牟尼,虽然是佛,他得不到自在妙用,是他自己在障碍自己,大家明白吗?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他当下破除我执,这个不是我,回光返照,这里面的一真法界都是我。当知道一真法界是我的时候,这个不是我的我,他是不是我啊?是。这叫知妄即真当下成佛,《楞严经》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对这一关的检验)我们现在刻骨铭心、深信不疑一切万法、天地万法都是我们当人当下一个念所变现而已,把手举起来看一看。(有一个不明白)
第六关  无情亦情
我们现在再来研究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在前面已经解释了是不是啊?但因为这个问题太敏感,所以我们要重新研究一次。实际上『过五关』就行了,为什么冒出个『斩六将』呢?把这个无情亦情再重新概括说明。
我们已经知道,一切万法都是我们一个念变出来的。佛为了教化众生,恒顺我们的习气,硬是把一个心分成有情和无情。一般的人都认为无情是没有生命、没有知觉,但是在《楞严经》,在『一心三藏』,不是这个法。
《楞严经》讲,一个泥巴块,一个树上的水果,给两种鸟放在怀里(有一种鸟叫土枭,还有一种鸟叫镜兽鸟)。这两种鸟把泥巴块和水果放在怀里,然后心里念咒,『类我、类我』,这个『泥巴块』这个『树果』呢,当下就能由无情转为有情,变成这个鸟的后代,跟它长相一模一样。
《楞严经》还讲到日食、月食。大家知道,有部分光人是看不到的。虽然人看不到光,它光有没有跑掉啊?没有跑掉。这个时候是属于一大群的众生在干扰他,实际上也是佛力加持。在这个时候,这些光经过的空间,那些泥巴瓦块、树木花草在这个时候得到日月天地之精华,当下转无情为有情,天仙鬼怪应有尽有。
注意啊,这是现代科学没有办法涉及的。这个法连外道都知道,外道他的禅定功夫可以突破八万大劫的时空,在八万大劫的时空,他能看到泥巴瓦块变成人啊、鬼啊、仙啊、天啊、人啊、鬼啊、仙啊、变成泥巴瓦块、树木花草。但是他不明白『如来藏』的道理,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不知道怎么变出来的?
因此我们要解除这种邪知见。你可不要认为这泥巴瓦块是无情,这个世界上一切的泥巴瓦块、树木花草皆具见闻觉知。
台湾一些学校搞心理学试验,把这个兰花摘下来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兰花,在老师带领的学生们来进行吉祥加持,『啊,兰花啊,你真美呀,你是白马王子啊,我不知道该怎么喜欢你啦,你太美了,我的心肝我的宝贝儿,你真乖啊』就这么讲;对另一组花呢,采取轻慢、侮辱攻击,『你这个丑八怪,你这个丧门星啊,你怎么不死啊,我的肉中刺啊、我的眼中钉啊,你还不快给我滚蛋』。要表演得跟真的一样,一定用心来表演。一个礼拜以后,吉祥加持的那组兰花仍然很鲜很亮,恶语轻慢的那组兰花烂了、枯了、臭了。所以,无情物,它有没有情啊?也有些人用馒头来做试验,结果也是一样。
日本有一位博士叫江本胜博士,在实验室里放两杯水,由五百人从全国各地在电视里进行加持,加持的方式方法也是一样。结果一杯水的结晶非常美、非常的自在。另一杯水的结晶非常的糟糕、非常的沮丧。所以我们想一想,无情有没有情啊?
我们到一个人的家庭里去,如里这个家庭里有一个人生病,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你到这个家庭里是不是感到一股寒气啊?因为他这个家庭里所有的天花板地板、桌椅板凳统统都在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如果这一个家庭很幸福,你到他那里去是不是感到很自在呀?因为这个家庭里的天花地板、桌椅板凳、一切的东西都在嘻嘻哈哈、快快乐乐。这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有的感受,我们应该能够体会到。
我们参加过送往生,在送往生的过程中,有些人死了以后,一开始脸上很痛苦很悲伤,这个尸体是僵硬的。经过我们助念以后,僵硬的身体柔软,而且死人还笑出来了。人死了是不是个泥巴瓦块啊?既能脸上露出笑容,那是不是证明泥巴瓦块也是有情啊?那么脸上现出痛苦的人,是不是也是有情啊?无非前者,『哎呀,我太自在了,我快乐,谢谢你们』;后者呢,特别是家里死了人,家属一天到晚哭哭啼啼、愁眉苦脸,他在感慨『哎呀,我太难受了,你们一天到晚哭哭啼啼的,我又没有死』,是不是?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最后来研究,我们通过了这六关,我们得到什么果位?得到什么果位,我告诉你们,我不知道,我刚才给你们授记是我吹牛,但是你们自己应该知道,有道无道自己知道。怎么知道呢?我们按照考大学的方式方法,比如说学生出考场,把标准答案一对,『哎呀,我考了660分』。然后北京大学录取底线是620分,扬州大学录取底线是580分,请问你填录取志愿,你是填北京大学还是填扬州大学?好,这个道理懂了吧,叫对号入座。就看你是对佛土、对天堂、对人道、对鬼道,是不是?
师父把这个标准答案交给你们,这个标准答案呢,就在《法华经》、《楞严经》、《阿弥陀经》里面,都有,几十处几百处都有。而且这个标准答案,给予我们伸缩余地太大太大了。
《楞严经》里有个摩登伽女,仅仅知道人不会死,跟佛讲了几句话,佛给他印证三果罗汉。初果罗汉就永远不落三恶道,他仅仅知道人没有生死,他就证三果罗汉。
《楞严经》倒数第二页,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坏人,马上就要下无间地狱,刹那间就剩下一口气了。这个时候,人家给他讲了『如来藏』的道理,『人没有生死啊,这个肉团身是假的』,这是佛的金口玉言。这个人当下所有的罪过一风吹平,变地狱为佛土。
那个《阿弥陀经》讲,【已发愿已往生;今发愿今往生;当发愿当往生】。《阿弥陀经》大家很熟是不是?《阿弥陀经》有没有讲已发愿者经过十年念佛、八年拜佛、三年拜忏,今往生?今发愿者经过三年拜忏、十年行善、五年断恶,当往生?当发愿者经过三年持咒,四年坐禅,五年朝山,当、当、当往生?有没有这样说法啊?所以我们现在讲什么念佛要信、愿、行,这是节外生枝,这是无聊,这完全是曲解《阿弥陀经》。你如果是讲《张三说阿弥陀经》,我不反对。你不能解释为《佛说阿弥陀经》,《佛说阿弥陀经》不是这样解释。
《阿弥陀经》有一句【临命终时】,许多人以此认定,一定要人死了以后才成佛。诸佛菩萨没有这种说法。死了以后是个大死鬼,成什么佛啊?一切经典都是讲活着的时候成佛,活着的时候往生。所以你看【发愿往生】,【发】是成就之意,【愿】就是原来的心,以我们现在这个凡夫的心见到了我们原来的真心。原来的『真心』是不是万法都是我『一个念』呢?当下就是往生!至于【临命终时】, 【临】是『道交感应』,【终】是表『圆满』,古汉语这个【终】是『圆满』。怎么圆满呢?以我现在的凡夫的心见到了我原来的真心,这就是【阿弥陀佛】,这就是我们生死的假命与不生不死的法身慧命感应道交,圆融一体,叫【临命终时】。我们讲,『这个讲经堂经过三个月的工程终于告终』,你能不能讲『这个讲经堂经过三个月的工程现在终于死啦』?真是莫名其妙。
所以《阿弥陀经》还有【即已食时,还到本国】。以吃饭打比喻,我这个嘴巴吃甜食是甜嘴巴;吃辣是辣嘴巴;吃咸是咸嘴巴;吃臭豆腐是臭嘴巴。比喻我这个心,我懂得了阿弥陀佛,我就是阿弥陀佛, 懂得了白骨精我就是白骨精,懂得了大老虎我就是大老虎,这叫还到本国。懂得了阿弥陀佛你当下就是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
所以《阿弥陀经》从古自今被说为『法华密髓』,最难懂。可是我们许多人轻而易举讲《阿弥陀经》,『哎呀,太好懂了,一看就懂』。你有没有尝到『法华密髓』的法味啊?
在《法华经》就是讲『花开莲现』,所有的花都是先开花后结子,唯有莲花,开花的当下莲子就现前,是不是?是即念即佛。《法华经》少说有几十处,多说一百多处、二百多处,都是在讲,修行人啊,听佛讲了一段经,明白了不生不灭的这个道理,明白了万法都是我一念所现的道理,没有离开讲经堂,没有离开板凳,腿、屁股都没有动一动,他当下成佛,成阿罗汉、辟支佛、十地菩萨、等觉菩萨都有。佛反反复复把这个标准答案交给我们。
所以佛在《楞严经》讲,【决定成佛如同微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何籍劬劳肯綮修证】。也就是说,我们要究竟成佛易如反掌啊!像大风吹小小的灰尘啊,哪里靠你去认真修?哪里靠你去刻苦修?你把两个耳朵带来就行了,就成佛了(师父讲当下成佛是讲成分真即佛)。
唯有《法华经》《楞严经》讲一步登天、不历修证、无修无证。诸佛菩萨都是这样讲!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8-2020 经书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128097号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公益项目技术支持经书网
如有侵权,提供资料联系我们将24小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