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教案优秀经典版10列(3)
来源:经书网
编辑:不休和尚
时间:2018-10-20
导读:《三字经》教案(七) 教学内容: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教学目标: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
《三字经》教案(七)
教学内容: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教学目标: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2句三字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语句
1、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二、新授感悟
1. 自读《三字经》中从“首孝弟,……千而万。”2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2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2句三字经的含义。
shǒu xiào tì cì jiàn wén zhī mǒu shù shí mǒu wén
首 孝 悌, 次 见 闻, 知 某 数, 识 某 文。
【解释】一个人必须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问:从这句话中我们懂得了什么呢?)
〖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yī ér shí shíér bǎi bǎi ér qiān qiān ér wàn
一 而 十,十 而 百,百 而 千, 千 而 万。
【解释】天的万物得计算,都是从一开始,一到十是最基本的数字,接着还有十到百,百到千,千到万,一直变化下去,没有止尽的时候。(问:这一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呢?请说一说。)
〖师〗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5、大家大概理解了这些句子的含义了吗?多读书吧,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巩固: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三字经》教案(八)
教学内容: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3.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二、诵读新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读2遍: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
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天,地,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板书:“天人合一”),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光者,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
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这两句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况。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三纲”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四、小结,并齐诵一遍句子。
《三字经》教案(九)
教学内容: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知道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知道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语句
1、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二、新授感悟
1、 自读《三字经》中从“曰春夏,……应乎中。”2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2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故事】
远古时代的皇帝,是个既能管天上的神,也能管地上万物的神。
当时,有个东方部族的首领名叫蚩尤,由于他不服皇帝的指挥,皇帝决定率领军队攻打他。
但是,蚩尤非常勇敢善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分别掌管八十一个部落,如今遭到皇帝的攻打,他们便团结起来使出自己最拿手的招式来对付皇帝,
所以当两方交战时,皇帝的军队显得有些招架不住。
这是,碰巧起了大雾,一片白茫茫中,蚩尤的军队分不出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所以他决定暂时收兵,等雾散之后,再继续战斗。
皇帝使用新发明的指南车参与作战,这种车子的正前方有个铁娃娃,无论在哪里,娃娃的手指一定指着南方。
于是,就靠着指南车,皇帝轻易的打败了蚩尤的军队。
【注释】
曰:说道,提到。 春夏秋冬:指一年四季。 运:循环、运转。
不穷:没有终止的时候。 南北西东:指四方。 应:对照、相应。
中:中央。
5、教师讲解解释这2句三字经的含义。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小结: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多彩,对于自然我们也要心怀感恩之心。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如果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著改变。
三、小结,并齐诵一遍句子。
相关文章: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