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专业经书内容网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三字经 > 解释 > 正文

三字经全文解释第十四句

来源:经书网 编辑:不休和尚 时间:2018-10-16
导读:【原文】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解释】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启示】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
【原文】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解释】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启示】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感悟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在一场战争中获胜,为了庆祝胜利,楚庄王和王妃请大臣们喝酒,刚刚喝到一半,烛火突然熄灭了,黑暗中,只听王妃大叫了一声,吓了大家一跳。楚庄王忙问王妃发生了什么事,王妃告诉楚庄王,有人竟然胆敢趁着黑暗拉了她一下,慌忙中,她扯下了那个人帽上的红缨。

大臣们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忙说:“这个人身为臣子,竟然敢对王妃无礼,请求大王命人点亮烛火,立刻查找哪个帽上没有红缨的人,并严厉地惩罚他。”

可是楚庄王却说:“哎。这都是我的过错啊,如果我不请大家喝酒,又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这个人肯定是喝多了才无意之间触到王妃,我怎么能因为别人无意间的过错就惩罚他呢?现在,大家都把帽子上的红缨接下来吧,来人,把烛火点上,我们继续喝酒。”

烛火重新点亮了,在座的每个大臣,没有一个人的帽子上有红缨,王妃虽然满腹委屈,可是也无从查起了,只好作罢。

几年之后,楚国与郑国展开了一场大战。楚国的将军唐狡冲锋在前,勇猛无比,立下了许多战功。

战胜后,楚庄王立刻召见唐狡,要赏赐给他厚礼。以表扬他的勇敢,可是唐狡却说:“臣受了大王的赏赐已经足够丰厚了,今天我所作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报答大王的恩德,怎么还敢再领赏赐呢?”

楚庄王惊讶地说:“寡人从来没有记得赏赐过你啊!”

唐狡含泪回答说:“多年之前,大王宴请群臣,烛火突然灭了,哪个黑暗中拉扯王妃,并被王妃拉下帽上红缨的人,就是我啊。多亏大王贤德,不但没有治我的罪,将我杀头,反而命令群臣都把红缨接下,保全了我的名声,这种大恩大德,怎能不令我舍命报答呢?”

楚庄王不禁感慨地说:“都过去了,我并不怪你,如今我们君臣情深,才是最可贵的啊!”

这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绝缨会”的故事,他们这种君臣之义,的确让人由衷钦佩。在这个故事中,君臣间的宽容和尊重,给了后代做皇帝和臣子的人很大的启迪。
【现实感想】
我们已经学习过,三纲理论的具体提出者是汉朝大儒董仲舒。三纲是什么呢?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就是说国君是臣子的纲领,父亲是儿子的纲领,丈夫是妻子的纲领。那么这三纲具体而传统的原则又是什么呢?与董仲舒提倡的根本区别之处是什么?

传统的三纲就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和顺。和董仲舒的三纲是截然不同的。

所谓君臣有义,就是说君臣各自都应做自己该做的事,君敬臣忠,国君敬重臣子,臣子忠于国君。国君为什么要敬重臣子?因为国君把臣子看做是辅助自己治理天下的人。臣子为什么要忠于国君?因为臣子把国君看成治理天下的代表,忠于国君就是忠于国家。要是国君不敬臣子呢?孟子讲了:“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意思就是说如果国君将臣子看得像草那么轻贱,那臣子就可以将国君看成敌寇仇人。所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并不是儒家圣贤的思想,而是后世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加上去的。这需要区别对待,前者值得肯定,后者应该批判。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8-2020 经书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128097号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公益项目技术支持经书网
如有侵权,提供资料联系我们将24小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