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专业经书内容网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弟子规 > 解释 > 正文

弟子规全文及详细解释感想小故事第七十八句

来源:经书网 编辑:不休和尚 时间:2018-10-29
导读:【原文】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解释】不肯亲近仁义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奸邪小人就会趁虚而入,影响我们,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感想】 人并不是当了官才有利用价值,才有心术不正的小人接近你。即使你当个小兵也一样,也会有心术不正的小人
【原文】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解释】不肯亲近仁义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奸邪小人就会趁虚而入,影响我们,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感想】人并不是当了官才有利用价值,才有心术不正的小人接近你。即使你当个小兵也一样,也会有心术不正的小人接近你。因为对他们来说,小兵也有小兵的利用价值,他们会把你当成小卒子往前拱的。争权夺利路上,你以为人家会孤军奋战吗?多少人充当了人家的牺牲品浑然不知或“牺牲”后才知。一将功成万骨枯,在某些小人成功之路上,有多少人被踩在了脚下?又有多少人充当了牺牲品?

另“小人进”中的“小人”的还有一种解释是“见识短浅的人”,也就是没眼光,见识浅的人。在这里,“小人”不取此意。因为没眼光、见识浅的人可能会拖你的后腿,没能让你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罢了,但不至于达到“百事坏”的地步。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通俗点说就是;跟着蜜蜂找鲜花,不香也香了;跟着苍蝇钻厕所,不臭也臭了。
【小故事】齐桓公的悲惨结局
春秋时期,宰相管仲病了(管仲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并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齐桓公前去探望他,说:“仲父病得很严重了,您对我有什么教诲吗?”管仲说:“齐国老百姓有句谚语:‘居家之人无需车上的东西,行路之人无需埋藏的东西。’我将永远地走了,哪里需要留话教诲!”桓公说:“请仲父不要推辞。”管仲说:“那就希望您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四人。”桓公说:“易牙烹了孩子让我享受人肉的美味,他也值得怀疑吗?”管仲回答说:“人之常情,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对自己孩子都忍心,对您还有什么不忍心的?”桓公又说:“竖刁阉了自己来接近我,他也值得怀疑吗?”管仲回答说:“人之常情,没有不爱自己身体的,对自己身体都忍心,对您还有什么不忍心的?”桓公又说:“常之巫能卜知生死,驱除病魔,他也值得怀疑吗?”管仲回答说:“死生有命,疾病是对身体的疏忽造成的。您不听天命,注意身体,而依靠常之巫,他将借此而无所不为了。”桓公又说:“卫公子启方侍奉寡人十五年了,父亲去世都不敢回去奔丧,他也值得怀疑吗?”管仲回答说:“人之常情,没有不爱父亲的,对父亲都忍心,对您还有什么不忍心的?”桓公说:“我听您的。”管仲死后,桓公把四人全赶走了。但是赶走四人后,桓公从此食不甘味,朝政不理,疾病发作,临朝也无威严可言。
这样子过了三年,桓公说:“仲父的话该不是太过分吧?谁说仲父的话全都得听!”于是把四个人又全召了回来。第二年,桓公病了,常之巫从宫中出来宣布:“国君将于某日死。”易牙、竖刁、常之巫一同作乱,堵住宫门,筑起高墙,不准人进宫,假称这是国君命令。一个妇人翻墙进入桓公住处,桓公说:“我很饿。”妇人说:“我弄不到吃的。”桓公说:“我很渴。”妇人说:“我弄不到喝的。”桓公问“为什么?”回答说:“常之巫从宫中出来说:‘国君将于某日去世。’易牙、竖刁、常之巫一同作乱,堵住宫门,筑起高墙,不准人进宫,所以弄不到吃的喝的。卫公子启方带着一千户的人口和土地投奔了卫国。”桓公听后慨然叹息,流泪道:“可叹啊,还是圣人有远见!若死者有知,我有何面目见仲父呢?”于是用衣袖蒙住脸,活活饿死在寿宫。他死后,尸体生蛆,蛆虫从门缝里往外爬,尸体上盖着一块门板,三个月都没下葬。这是不听管仲之言造成的啊。桓公不听管子之言,不是轻视灾难也不是厌恶管子,而是缺乏远见。缺乏远见,所以才排斥管子的忠言,亲近那些自己所宠爱的小人。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8-2020 经书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128097号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公益项目技术支持经书网
如有侵权,提供资料联系我们将24小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