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专业经书内容网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山海经 > 全文 > 正文

山海经全文与白话文翻译之《海外南经》(2)

来源:经书网 编辑:不休和尚 时间:2018-10-31
导读:【海外南经翻译】 第一段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①,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②,要之以太岁③。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注解: ①六合:古人以东、西、南、北、上、下

【海外南经翻译】
第一段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①,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②,要之以太岁③。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注解:
   ①六合:古人以东、西、南、北、上、下六方为六合。
   ②四时:古人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四时。
   ③太岁:又叫岁星,即木星。木星在黄道带里每年经过一宫,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所以古人用以纪年。
   翻译:
   大地所负载的,包括上下四方之间的万物,在四海以内,有太阳和月亮照明,有大小星辰经历,又有春夏秋冬记季节,还有太岁正天时。大地上的一切都是神灵造化所生成,故万物各有不同的形状,有的夭折而有的长寿,只有圣明之人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
第二段
   海外自西南陬(z#u)至东南陬者①。
   注解:
   ①陬:角。又本书自《海外南经》以下各篇,大概最早成书时先有图画,后有文字,而文字只是说明图画的 所以,每篇一开始都有表示方位的一句话,像本篇的“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陬者”一句就是。
   翻译:
   海外从西南角到东南角的国家地区、山丘河川分别如下。
第三段
   结匈国在其西南①,其为人结匈②。
   注解:
   ①其:代指邻近结匈国的灭蒙鸟。而灭蒙鸟在结匈国的北边,参看本书《海外西经》。
   ②结匈:可能指现在所说的鸡胸。匈,同“胸”。
   翻译:
   结胸国在灭蒙鸟的西南面,那里的人都长着像鸡一样尖削凸出的胸脯。
第四段
   南山在其东南①。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一曰南山在结匈东南。
   注解:
   ①其:也是代指灭蒙鸟,否则,后面“一曰南山在结匈东南”一句就重复而多余了。以下同此。
   翻译:
   南山在灭蒙鸟的东南面。从这座山来的人,把虫叫做蛇,把蛇叫做鱼。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南山在结胸国的东南面。
第五段
   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一曰在南山东。
   翻译:
   比翼鸟在灭蒙鸟的东面,它作为一种鸟有青色、红色间杂的羽毛,两只鸟的翅膀配合起来才能飞翔。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比翼鸟在南山的东面。

第六段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ji2)①。
   注解:
   ①颊:面颊,脸的两侧。
   翻译:
   羽民国在灭蒙鸟的东南面,那里的人都长着长长的脑袋,全身生满羽毛。另一种说法认为羽民国在比翼鸟的东南面,那里的人都长着一副长长的脸颊。
第七段
   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①。在羽民东,其为人小颊赤肩,尽十六人。
   注解:
   ①司:视察。这里是守候的意思。
   翻译:
   有叫二八的神人,手臂连在一起,在这旷野中为天帝守夜。这位神人在羽民国的东面,那里的人都是狭小的脸颊和赤红的肩膀,总共有十六个人。
第八段
   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一曰在二八神东。
   翻译:
   毕方鸟在它的东面,在青水的西面,这种鸟长着一副人的面孔却是一只脚。另一种说法认为毕方鸟在二八神人的东面。
第九段
   讙(hu1n)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hu@),方捕鱼①。一曰在毕方东。或曰讙朱国。
   注解:
   ①方:正在,正当。因为是配合图画的说明文字,所以出现了这种记述具体的一举一动的词语。以下此类词语尚多。
   翻译:
   讙头国在它的南面,那里的人都是人的面孔却有两只翅膀,还长着鸟嘴,正在用它们的鸟嘴捕鱼。另一种说法认为讙头国在毕方鸟的东面。还有人认为讙头国就是讙朱国。
第十段
   厌火国在其(国)南,[其为人]兽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一曰在讙朱东。
   翻译:
   厌火国在它的南面,那里的人都长着野兽一样的身子而且是黑色的,火从他们的口中吐出。另一种说法认为厌火国在讙朱国的东面。
第十一段
   三(株)[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一曰其为树若彗①。
   注解:
   ①彗:即彗星。因为它拖着一条又长又散的尾巴就像扫帚,所以通常也称为扫帚星。这里实际是指树的形状像一把扫帚。
   翻译:
   三珠树在厌火国的北面,生长在赤水岸边,那里的树与普通的柏树相似,叶子都是珍珠。另一种说法认为那里的树像彗星的样子。
第十二段
   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一曰三毛国。
   翻译:
   三苗国在赤水的东面,那里的人是一个跟着一个地行走。另一种说法认为三苗国就是三毛国。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8-2020 经书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128097号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公益项目技术支持经书网
如有侵权,提供资料联系我们将24小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