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专业经书内容网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三字经 > 解释 > 正文

三字经全文解释第三十一句

来源:经书网 编辑:不休和尚 时间:2018-10-16
导读:【原文】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解释】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启示】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
【原文】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解释】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启示】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乐而有意义。

【感悟故事】
包拯是北宋合肥人,曾做过几任地方官,当过开封府知府,后曾任副宰相,以善于断案而闻名。他每到一地任职,总能清理一些多年积压的冤案,为老百姓做几件大好事。人们称他:“包公”“包青天”。

他是非分明,爱憎强烈,嫉恶如仇,清正廉洁,时涉亲属也不含糊。

宋仁宗时期,包拯被派往庐州做官。庐州是他的故乡,亲戚朋友很多。大家见他做了州官,都来他。有的想做官,有的想办事情,还有人想从他那里讨点银钱。对于后一种人,包拯总能让他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而对前两种人,他总是严词拒绝,决不干任何以权谋私的事。

为此,他曾得罪了许多亲戚好友,大家都说他是个“黑脸”,翻脸不认人,包拯对此不恼不燥,耐心说服。

也有的亲戚以他堂堂的州官名气做靠山,肆无忌惮,干出了违法的事。对此类人,包拯向来严惩不贷。

有一次,包拯的一个舅舅蛮不讲理,欺压百姓,干了坏事犯了法,被人告到州府。这个舅舅以为当官的外甥一定能替自己开脱,也不当一回事。谁知道包拯铁面无私,立刻传来舅舅,像根本不认识他一样,怒斥道:“你知罪吗?”

“我……我是……”

不等他说完,包拯严声喝道:“你犯罪证据确凿,不容抵赖!来人,拉下去击杖一百!”

包拯公事公办,岁亲友不讲情面的办案故事,被庐州百姓广为传颂。

包拯对自己的子孙管教很严。他自己一生俭朴,在他的影响下,子孙们平时也都粗衣麻布,只有外出做客或访友,才换较讲究的服饰。晚年时,包拯曾立下一条家训:

“凡是做官的子孙,如果有贪图钱财犯王法的,生前不许回到家乡,死后不许葬在家族的坟地里。不听我的这些话,就不是我的子孙。”

包拯还找来石匠,把这条家训刻在石碑上,竖在堂屋里。包家人都知道,包拯是说话算数的,他们都谨慎行事,决不越雷池半步。后来,包拯的几个儿子都因学业出色,中了科举做了官,他们牢记家训,继承父亲的美德,都成了收人赞赏的清官。
【现实感想】
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怜。这是人与外界互动产生的,属于心理层面。六欲:色声香味触法,是由人体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属于身体层面。

关于六欲的另一类说法: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情欲。我想这种说法对于在学校里的我们应该是深有体会的。我们不愁吃穿,自然求生欲表现得不太明显。若我们对某个事情很感兴趣,自然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当你的脑海中有了一些想法时,你也想迫不及待地表达出来,这就是表达欲,你需要的是一个听你诉说的人。当你在表达你的一些见解时,听你说的人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时,你也会强烈的想要好好表现,于是你的表现欲也得到及时的满足。
当你自己的表达与表现欲能够得到满足,再加上你看到有愿意听你表达意见的人,你会感到舒服爽快,你获得了一种舒服欲。若有人给你泼冷水,贬低你,践踏你,让你难堪,你还会舒服吗?两个人在一起聊天,我们可以是讲述者,也可以是倾听者。讲述者在满足自己的表达欲,表现欲,舒服欲,倾听者往往也是在充当一个协助者,帮对方满足这些基本的欲望。并不是所有的倾听者都这么没头脑的,他们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干嘛要舍弃自己的欲望的满足来倾听你呢?故还有一个度,靠每个人自己把握。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8-2020 经书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128097号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公益项目技术支持经书网
如有侵权,提供资料联系我们将24小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