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不休和尚

【原文】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解释】如果自己认为父母有过错,应该努力劝导父母改过向善,以免父母铸成更大的错误,使父母陷于不义的境地;不过要注意方法,劝导时应该和颜悦色、态度诚恳,说话的时候应该语气轻柔。
【感想】其实,不管父母遇到再大的过错,我们劝谏父母时要做到和颜悦色,不冲动不发火并不难,只需要一个“爱”字就行了。你爱父母,说话就不会难听,脸色就不会难看。古人曾经说过:“凡是深爱父母的孝子,必定对父母亲有和气;有和气,必定会有愉悦的脸色;有愉悦的脸色,必定会有温婉的面容。”
【小故事】古时有一位叫乐羊子的人在外求学期间,他的妻子在家中辛勤耕作,照顾婆婆。有一天,邻居家的鸡误入了乐羊子家的园子,婆婆见了逮住这只鸡杀掉并做成了美味佳肴,到吃饭时,乐羊子妻面对着鸡只是默默地落泪,并不吃它,婆婆感到很奇怪,就问她为什么这样,乐羊子妻说:“我难过的是家里太穷了,没什么吃的,所以饭菜中才有了别人家的肉。”婆婆一听,甚感惭愧,于是把鸡倒掉不吃它。
父母有过错,子女说话不能太直,太直会使父母脸上挂不住,甚至恼怒,达不到预期效果。乐羊子妻在婆婆有了过错时,反而难过家里太穷,没能给婆婆吃好的。反观现如今有的人在父母有了过错时,说话确实太尖刻,脸色太难看,可能早就对着那盘鸡,对着婆婆咋呼起来了:“你穷疯了,竟然偷吃别人家的鸡!”
当父母亲有过错时,做子女的说话和气,脸色温和确实很重要啊,在温和的气氛中,子女的意见才可能被父母认真考虑,才可能被接纳,才可能达到你规劝的目的。